登百岳必看:認識高山症,高山症預防重點與處理 Post author:墾趣網路編輯部 Post published:2020 年 4 月 17 日 Post category:登山知識 Post comments:0 則留言 愛登山的你,有經歷過高山症嗎?在玉山走到頭痛想吐、在雪山連停下休息都喘氣咳嗽不止?不要懷疑,這些都是高山症(英語縮寫「AMS」)會發生的類似ㄧ般感冒卻絕對不可輕忽的症狀。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高山症的成因,以及如何預防與處理! 一、 高山症的成因 高山症好發於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高原環境,又稱高原反應,簡稱高反。當高度升高氣壓下降,空氣分子數量雖然不變,但不再緊密,在相同的空間下,我們能呼吸到的氧氣量就變少了。 高山症的成因,主要是因為高山空氣稀薄導致缺氧,隨著高度增加,大氣壓力降低,氧氣也會隨著降低,身體適應高地環境的速度又趕不上高度上升的速度所造成。 相對之下,人體內部在平地時也有對抗平地氣壓的一定恆定壓力,洋芋片包裝上山後會更加膨脹,但人體因為有其適應氣壓的能力,因此不會像包裝那樣一次鼓起甚至爆裂,也就是說讓身體適應高度的時間長短即是引發高山症的關鍵。 通常過了2500m以後,人體會進入適應的過程,約8~48小時,隨著個人體質差異的不同,有人適應較快有人適應較慢,而上升速度愈快、上升速度愈高(尤其是睡眠時的高度)、上升時體力消耗愈多、個人身體狀況差,高山症就越容易發生且越嚴重,所以上升速度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適應,對於高山症的發生、嚴重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令人不適的因子是會累積的,如果無法順利適應,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引發最基本的急性高山症。急性高山症若沒有適當的處理,就會衍伸成高山腦水腫或是高山肺水腫更嚴重的狀況。 ▲採取長時間停留,適應高度與氣壓,會是避免高山症最佳的方式! 二、高山症如何判斷? 按照疾病的表現與嚴重度,我們可以將高山症分為三大類:1.急性高山症: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2.高海拔腦水腫: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3.高海拔肺水腫: Hight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根據2018年路易斯湖的高山症判斷標準: 急性高山症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噁心想吐意識改變、不清呼吸困難(全員停下休息5~10分鐘後,仍很喘頭痛步態不穩,無法以腳尖對準腳跟的形式走直線中心(如面部嘴唇)發紺發紫頭暈最嚴重會昏迷肺部出現螺音(喝完手搖杯後大力往吸管吹氣所出現的聲音)疲憊虛弱 胸悶 ▲其中步態不穩被認為是高山腦水腫最重要且最有用的早期臨床指標。 急性高山症:急性高山症類似於一般感冒症狀,症狀可輕微也可以很嚴重,如果症狀輕微,大約一天的時間人體適應高度後症狀即會自然緩解,而如果高山症狀嚴重、加劇,即應立即下撤。高山腦水腫:高山腦水腫發生在超過海拔3000公尺的地方未適應環境的登山者身上,但也可能會在2000多公尺的海拔就發生,高山腦水腫通常是由嚴重的高山症所引發。高山腦水腫初期症狀包括:協調能力惡化(無法走直線、走路搖搖晃晃)、頭痛、沒有精力,甚至意識不清出現幻覺,最嚴重會陷入昏迷。高山肺水腫:高山肺水腫的早期症狀可能是咳嗽、運動能力減退,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喘不過氣和猛力咳嗽的情形發生,呼吸速度與脈搏加快,更嚴重時肺部會伴有發泡般的聲音、嘴唇和指甲可能會變暗變紫,這是由於肺部的水分阻擾,身體無法將氧氣運送到動脈血液中。 三、高山症如何預防? 出發前諮詢醫生作身體檢查評估1.高度上升原則登山時高度莫一下上升太快,緩慢上升,是預防高山症最重要的準則。在海拔2000-2500 公尺以上的地方旅遊最好能過夜後再上升高度,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度的變化,可以白天爬高一點,晚上則睡在較低的地方。2.普遍原則在抵達高地後的首24小時避免劇烈運動、酒精性飲料,可攜帶氧氣瓶或攜帶式加壓袋,避免使用鎮靜劑等藥物,而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飲食,可增加體內二氧化碳,加快呼吸速率,避免易產生脹氣等碳酸飲料、豆類製品。3.藥物預防如必須在24小時內由平地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應考慮服用藥物預防。目前被證實對預防高山症有效的藥物包括丹木斯(成分為Acetazolamide的藥物)、類固醇、鈣離子阻斷劑等。對磺銨劑過敏及蠶豆症者則禁止服用成分為Acetazolamide的藥物,原則上這些預防性的藥物服用期間為登山前的24小時到登頂後的2~4天,類固醇為了避免副作用,使用至登頂後的2~3天。成分為Acetazolamide的藥物:治療/預防急性高山症類固醇:對高山腦水腫及中度以上的高山症有治療效果鈣離子阻斷劑:治療高山肺水腫利尿劑:可治療高山症、高山腦水腫、高山肺水腫,但應留意病人是否有脫水的現象,以防止休克發生。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服用藥物,用藥前請先瞭解其功用、諮詢醫師,也應注意藥物副作用造成的不適喔! 四、高山症處理方法 「下降,下降,再下降。」處理高山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下撤,一般降低500~1000公尺,即足以使症狀改善,對於輕度高山症的病患,通常只要降低70~140公尺,症狀即會明顯改善。情況危急時可以使用PAC緊急加壓艙(各山屋幾乎都有存放),做緊急加壓處理,等病患狀況減輕後仍需要緊急下撤。如果是輕微情況可考慮服用成分Acetazolamide的藥物,但其有利尿、使人感到手麻等副作用,且高山症最有效的處理方式仍是緊急降低高度。 貼心小建議對於高山症仍然是預防勝於治療,若提前一天做好高度適應或是行程規劃多一點適應的時間,就能夠減少遺憾或是旅途的不愉快,再者隨意給藥是違反藥師法規範的。高度適應可以選擇在2000~2500公尺的地方先過一夜(8小時的適應時間),隔天就可以睡眠充足的開心上山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更多文章: 山野廚房-番茄時蔬公主裙蛋包飯 墾趣網路編輯部 2022 年 11 月 25 日 裝備測試 山野廚房-番茄時蔬公主裙蛋包飯... Learn More 初秋微涼,暖心又暖口的好幫手-CamelBak保溫系列 Mona 2022 年 10 月 19 日 裝備測試 走在街上,看著台灣欒樹的枝椏隨風搖曳,樹梢的葉片也慢慢轉紅,前陣子的高溫炎熱好像一場夢,突然意識到秋天真的來了!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天氣突然轉涼了呢?在初秋微涼的天氣,手上隨時有一杯熱飲是再好不過的了,本篇文章將推薦幾種CamelBak不同款式的保溫杯及保溫瓶,不管在何時何地都可以滿足想要啜一口熱飲的需求。 Learn More 餘震不斷,你的急救包準備好了沒? Mona 2022 年 9 月 30 日 裝備測試 前些日子花蓮大地震的地動天搖驚醒了許多人,連續幾天下來的餘震不斷,也讓大家繃緊了神經。經過這次的強烈地震,大家是否開始留意到防災的重要性呢?本篇文章將分享我們自己平常在緊急時刻所需的幾種常備藥物,以及機動性高的隨身急救包喔! Learn More 安全登山不迷途!除了看地圖,登山 APP「Hikingbook」還能做到這些事! 墾趣網路編輯部 2021 年 10 月 7 日 登山知識 你的手機有安裝登山用的 APP 嗎?你知道登山 APP 除了看離線地圖以外,還能幫你規劃行程路線、計算難度,並在登山期間,自動將你的最新動態更新給留守人嗎?今天這篇文章,會跟大家介紹由臺灣團隊開發的登山 APP「Hikingbook」,有哪些實用的功能,能幫助你更方便的準備下一趟行程、並且讓登山更安全喔! Learn More 【新品開箱】墾趣 X OPEN小將 超強聯名!那些聯名商品背後你所不知道的品牌故事 墾趣網路編輯部 2021 年 9 月 9 日 裝備測試 疫情下大家都待在家,是不是都悶壞了呢?墾趣 Free Time Gear 與 OPEN小將 超強聯名來了!專注於引進世界各國先進戶外品牌的墾趣,這次跟 7-ELEVEN 來個超強跨界合作,一起攜手打造戶外裝備新花樣,讓 OPEN小將萌翻你的戶外魂! Learn More 【登山鞋實測】義大利 AKU輕量雙鞋帶攀岩登山健行鞋ROCK DFS GTX 小潔 2021 年 5 月 18 日 裝備測試 這次的鞋子實測品牌是來自義大利擁有百年製鞋工藝的專業登山鞋品牌 – AKU。AKU的產品核心理念就是遵循腳部的結構來設計每雙鞋。並且憑藉著卓越的設計,百年的製鞋工藝以及創新的科技,且對產品的嚴格把關,確保每一雙鞋都能帶給每一個戶外人舒服的一個旅程。是長久以來AKU所堅持的品牌價值。 Learn More 🔍搜尋附近的 墾趣門市 分享好文 Share this content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Opens in a new window You Might Also Like 【登山鞋保養指南】如何保養登山鞋?登山鞋的防水測試 2020 年 7 月 22 日 登山必看:如何挑選登山背包?/登山背包的調整方法 2019 年 12 月 13 日 膝蓋的救星!登山杖挑選秘訣大公開,教你正確使用登山杖 2019 年 7 月 10 日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CommentEnter your name or username to comment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to comment Enter your website URL (optiona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