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明湖地理位置
嘉明湖坐落於中央山脈南二段南方的入口,標高3310公尺,橫跨台東、高雄、花蓮三大縣市,直徑約210至330公尺、深約35公尺的橢圓形湖,是台灣第二大高山湖泊。湖畔的周圍散落著高溫爆炸之後燃燒而成的玻璃碎石塊,經由推測,認為嘉明湖其實是座年輕的隕石湖,波光粼粼的寶藍色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一顆「地圖上的藍眼睛」,中央山脈上的藍寶石,甚至還獲得了「天使的眼淚」這個夢幻的美名。打到這小編已經迫不及待收拾行李,前往這個美麗的高山湖泊上一探究竟了。
《行程參考》
第一日
12:30 P.M. 於關山火車站集合,整裝、確認證件和租用之裝備
14:00 P.M. 搭乘接駁車抵達登山口,開始登山
18:00 P.M. 抵達向陽山屋,用晚餐、洗漱
21:00 P.M. 就寢
第二日
03:00 A.M. 起床,洗漱,用早餐
04:00 A.M. 啟程前往嘉明湖山屋
08:30 A.M. 抵達嘉明湖山屋,稍作歇息,飲水及用點心後前往嘉明湖
11:30 A.M. 抵達嘉明湖,停留約半小時至一小時
15:00 P.M. 回到嘉明湖山屋休息
19:00 P.M. 用餐、就寢
第三日
03:00 A.M. 起床,洗漱,用早餐
04:00 A.M. 出發前往向陽山屋
07:00 A.M. 抵達向陽山屋,稍作休息、用點心
09:30 A.M. 抵達登山口,完成嘉明湖三天兩夜之旅!
我的高山湖泊尋夢記
趁著雙十連假這個難得的休假時間 ,我要去完成我的夢想啦,嘉明湖是每個登山客嚮往的夢想之地,剛開始接觸登山時,我就一直告訴自己有一天,我一定要去親自體會它的美好,這次終於要實現諾言了,七早八早就從床上跳了起來,跟著曾經一起在柬埔寨當過志工的兩位好友,帶著滿腔的熱血準備殺往台東。第一天搭火車下台東,老天爺就給了一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心裡開心的推測著這趟旅行肯定會很順利,一下台東,我們與路上的居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們一身穿著非常輕便,而我們則是全副武裝,穿著排汗長袖與登山褲,揹著巨大的70公升登山包,但是他們好像對於我們這樣的打扮沒有過多的困惑,原來他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接著當地負責接駁的司機開著一輛二手計程車風塵僕僕地趕到,和藹可親的咧著嘴說:「歡迎來到嘉明湖!」一路上我們徘徊在群山之間,樹林蓊鬱就像來到魔法森林般,從車裡放眼看去,滿是讚嘆與佩服,大自然真的很美妙,高山氣派雄偉,裸露的岩壁讓人看的畏懼,卻又有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搭配車裡播放詭異的復古連續劇和其實沒什麼特殊之處的關山便當,華麗地為這次登山行揭開了序幕。

搭了好久的車,終於抵達登山口啦,領隊兼嚮導大器魁武地宣布:「我帶過這麼多團,從來沒有一團是全員成功攻頂的。」沒想到,第一天就有山友開始出現了高山症的反應,頭炸裂般的疼痛和反胃,也有人承受不了肩膀上的重量,開始感到痠痛疲憊,甚至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我們從白天走到黑夜,又從凌晨走到了白晝,一開始是和緩的上坡路,接著難度漸增,有碎石、陡坡甚至溪流,地面有時崎嶇、有時濕滑,時不時還碰上得手腳並用的小山崖,有時穿越樹林,有時走在稜線上頭,每段路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而我則是帶著滿腔的好奇心,努力地想再往上看看接下來的路段又會給我什麼驚喜呢?
儘管已經有這麼多人造訪這段山路還是不失原始,踏著前人累積而成的足跡一路向上,我不停調整呼吸,穩定步伐,腦中「真想放棄啊」和「真是神奇」兩種想法不停交錯出現,不過眼前的景色讓人忽略了勞累,當下彷彿時間暫停了任由美景將我靈魂抽離,也發覺爬山其實是個埋頭苦幹的過程,身上背負著七八公斤的個人物品,卻能感受到世界對你的拉力而向上攀爬,原來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沿路所見的高山植被在風強雨大的歷練下似乎夠長成了桀敖不馴的倔強姿態,除了滿山綠葉杜鵑矮灌木傲然挺立,鑲嵌在轉角的奇石峻峰也靜靜沿著稜線漸行而上,又看到雲海對岸那山群與層巒疊嶂,多有滄海一粟之感。當我前往嘉明湖的途中,各個知名的高山盡收眼底,聳立在北邊的是玉山群峰與南二段,南邊則是南一段與北大武山,攀登嘉明湖的過程中還能感受各個大山的壯闊感,看著看著也自動把這些山作為我下一個挑戰的目的地,天色漸暗時大家戴上頭燈形成一排井然有序的螢火蟲隊伍對比一片漆黑的山路,頭燈就像掉落山間的星辰,和滿天星斗互相照映燦然生輝。


在山上另一個令人沉醉的吸引力是作息單純的日常感,走完了就可以休息吃飯睡覺,起床後就是出發徒步感受前進的一天,在山上時間流動是相當迅速的,每次抵達山屋就像是完成一個新的里程碑,我們逡巡於帳棚與廚房之間,閒聊散坐在群山中,在有限的資源下感受珍惜的真諦與珍貴。放飯時大家就像難民般排排站、甚至與其他登山隊的人爭領食物及熱水的順序,搭帳篷也得斤斤計較才能搶到個好位置,更不用說克難地用牙刷沾冰冷的山泉水胡亂刷牙、使用自動排水設施地廁所、將用過的垃圾全都塞回背包、擠在帳篷中互相取暖等等,這大概是生長於都市的我少數接近原始的瞬間,也是對維護生態自然的必要最有感觸的瞬間了。晚上八點,長年都跟我一樣活在文明世界的大夥手邊無書可看、無網路可用,於是紛紛都站在深山中,雙手抱胸、舉目望天,感受我們擁抱文明而錯過的那些種種,驚訝於那萬籟俱寂的宇宙浩瀚與繁星點點,以及一閃而逝的水鹿在山間跳躍的身影。

擁抱嘉明湖後的感想
這趟嘉明湖之旅不能算是完美,但卻讓人回味無窮,絕對推薦給所有想一睹「天使的眼淚」風采的人!在經歷過山給予的挑戰,看到正午時分這滴淚般的藍寶石湖泊閃爍著動人的光輝,映應天光雲影的倒影呈現千變幻化的光景,我將外套脫去仰躺湖畔,陽光大到刺眼,雙腿痠到想要砍掉,但心裡感受到的是一種努力後才得到的風景,就是因為付出了些代價,得來不易的故事更顯珍貴。我感受到登上高山並不是一種對高山的征服,而是一種面對自己與自我的互動,挑戰人類對探索的渴望。

後記:爬山真的會上癮。下山的路上,同行山友們告訴我:「嘉明湖的難度比玉山還要高。」讓我和旅伴瞬間遺忘了爬上山來時的種種辛苦、飢冷和廁所惡臭,興致勃勃地計畫起了下次的玉山行……
《嘉明湖登山須知》
針對大部分體力中上之民眾,爬嘉明湖的路線大致皆為三天兩夜,原路來回,路程可粗略切分成三大段如下:登山口─向陽山屋─嘉明湖避難山屋─嘉明湖,每段路程皆長約四公里左右,因此由登山口至嘉明湖的單程路線共長約十二公里。
高山資源有限、管制嚴格,山友們須事前申請入山證並登記、以抽籤方式決定山屋的住宿資格,若不幸地沒有抽到山屋,便由山友自行搭建帳篷、睡袋等過夜。百岳經驗值零的我們選擇了坊間登山社提供的套裝行程,包含台東關山站的車輛接送、領隊、登山期間的早晚餐及帳篷、睡袋等,彌補了不熟悉路線及背負更多重物的困擾。